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与噪声 |
作者:蒋学全 发表时间:2023-05-26 阅读次数:808 |
1986年,Fischer Black在美国金融协会年会的主题演讲中发表了题为Noise的报告。演讲中指出: “噪声的存在使得市场不够有效,然而它同样会阻止人们利用这种无效性。” 在行为金融学中,噪声理论常指那些基于虚假的或者失真的信号而进行的交易。在基本的金融模型中,信息与噪声常是相对应的。通常来说,人们会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并希望借此获利。另一方面,有时人们会误把噪声当成信息来交易,若是这样,则很可能面临失望。然而,噪声交易对市场流动性的保持至关重要,嘈杂的交易越多,市场的流动性就越强。 参与市场的交易者抱有不同的信念,而信念上的差异最终则是源于信息或信息组织方式上的差异。假如我们把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者分为两类,那么前者可以是信息交易者,后者则是噪声交易者。在多数时候,我们可能认为噪声交易者群体会在交易中赔钱,而信息交易者群体则会赚钱。股票的价格既反映了信息交易者的信息,也反映了噪声交易者交易的噪声。随着噪声交易数量的增加,人们通过信息交易会变得更有利可图。这时候会有更多信息交易者的加入或更大的头寸。但事实上,信息交易者不会持有足够大的头寸来消除噪声。一方面,他们的信息给了他们优势,但不能保证盈利。持有更大的头寸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信息交易者永远无法确定他们是在进行信息交易,而不是在噪声交易。若其掌握的信息已经反映在价格上,那么利用这些信息交易和利用噪声进行交易并无区别。即便是控制了市场回报和其他因素之后,所估计的投资组合回报也只是一个非常嘈杂的估计。因此,很难表明信息交易者在交易中有足够优势。 在随机偏离的模型中,噪声交易者对股价产生的噪声将是累积的,就像一个醉汉往往会离他的起点越来越远。当股价偏离其价值越远,信息交易者就会变得更激进,会有更多人进入并持有更大的头寸。然而,所有对价值的估计都是嘈杂的,我们永远无法准确知道价格离价值有多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价格和价值看起来都像是带有漂移项的随机游走过程。价值过程的平均值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价格过程也是如此。但价格的短期波动通常大于价值的短期波动。二者的波动都将随时间而变化。从长期而言,价格应将逐渐趋近于价值。 那么,作为讲求实际的交易者,我们要如何解决关于信息与噪声的问题? 首先,是信息与噪声的时间尺度。通常认为,金融市场的数据信噪比很低,也即市场中的噪声远比信息多。并且,随着观测频率的增加,信噪比会进一步降低(见 塔勒布《反脆弱》)。以下我们使用的是信号的概念,即转化为实际交易行动的信息。具体而言,信号、交易、周期,三者是相互匹配的。短周期的信号产生短周期的交易机会,其交易频率会明显高于长周期,但想要在短周期的数据中甄别有效的信号并执行也会更加困难。如果希望将识别信号的难度降低,则可以考虑适当采用较长的周期,从而忽略短期价格较高的无序波动。 其次,较常用的提升信号有效性的方法是使用过滤器或过滤指标。在物理学中,滤波是信号处理中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术。利用滤波技术可以从各种信号中提取出所要的信号,滤除不需要的干扰信号。在金融领域中,较常用的是Kalman滤波。即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股票价格有时也会呈现出一些整体的趋势,我们将股价的价格序列分解为含趋势性的基本成分和含随机性的噪声这两部分(P(t)=p(t)+b(t))。该方法涉及较复杂的数学运算过程,在此并不展开。另外较常用的过滤方法还包括:设定单一指标的阈值,仅在指标高于或低于某一阈值时才触发信号;选用相关性低的指标多重验证;波动率尾部风险控制,即给以一定的正常波动空间,仅在市场大幅波动打破预期时采取行动或停止行动等。 再者,是信息含量的差异。由于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即在某些特殊的时期或标的上,价格的信息含量更高。例如:一种理论认为,当天的收盘价比开盘价更有价值,因为在开盘价的形成过程中虽然包含了前一天盘后的诸多信息,但也有较多的情绪性释放和过激反应,并且专业机构可能更愿意在当天剩下的时间中参与交易,而非在开盘的短暂时间内。类似的,有较高成交量佐证的价格上涨可能比较少成交量下的价格上涨所形成的信号可信度更高。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历史点位也可能会受到市场上更多人的关注,一旦突破或无法突破,则可能会带动交易者的集体行动。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智慧就是懂得该忽略什么的艺术。”放在信息与噪声充斥的金融市场,个人如何忽略噪声的影响,获取有效的信息,并实现交易决策,对实现成功的交易而言或许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Fischer Black在美国金融协会年会的主题演讲Noise. 链接: http://links.jstor.org/sici?sici=0022-1082%28198607%2941%3A3%3C529%3AN%3E2.0.CO%3B2-9 2.《反脆弱》,[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